馬爾迪·費許踏入網球世界的故事,要從他少年時期在知名的薩德布魯克學院 (Saddlebrook Academy) 受訓說起,說到他結識了情同兄弟的長期對手安迪·羅迪克 (Andy Roddick),再說到他無法和 1980 到 90 年代的網壇明星約翰·馬克安諾 (John McEnroe)、皮特·山普拉斯 (Pete Sampras)、安德烈·阿格西 (Andre Agassi) 等前輩一樣大獲成功。2010 年,費許把狀態調整到生涯最佳,開始在 ATP 巡迴賽嶄露頭角,更在 2011 年的世界巡迴賽總決賽 (World Tour Finals) 登上巔峰,成為美國的第一種子選手。但隨後,費許內心的焦慮不斷膨脹,他在 2012 年美國公開賽的八強賽中對上羅傑·費德勒 (Roger Federer),努力想擺脫心魔的束縛,卻被日漸惡化的恐懼與內心折磨所吞噬,走到無法再向前邁進的臨界點。他臨時退賽,隨後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的焦慮症。身為當時排名第一的美國男子網球選手,他突然宣布封拍,使各界震驚,隨後數年幾乎從公眾眼前銷聲匿跡,在家裡一待就是幾個月。尋求專業協助之後,他克服創傷,更公開述說自己所面臨的困境,只為替焦慮症擺脫汙名,以及讓其他運動員知道在面臨心理健康問題時該如何處置。此後至今,費許成為美國台維斯盃 (Davis Cup) 球隊教練,據他形容,對抗焦慮症「是一場每天都要面對的戰役,而我每天都贏了。」